通胀高烧不退 美财长承认误判 欧央行表示未来压力有点大
财联社6月1日讯(编辑 马兰)周二,通胀美国财长耶伦罕见发声,高烧承认自己误判了美国的不退表示通胀形势,并没有完全理解过去几个月通胀对美国经济造成的美财冲击。她也警告称,长承未来“不能排除进一步的认误冲击”。
当日,判欧美国总统拜登会见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央行要求美联储将遏制物价上涨作为自己的未压首要任务,推诿通胀的通胀责任。
在通胀这件事上,高烧美国似乎提前开始打起了预防针:我们可能控制不住,不退表示我们先承认错误。美财而与美国面临相同胀情况的长承欧洲,此时就显得更为被动。认误
通胀继续加速
欧央行此前与美联储持有类似看法,他们预计通胀将通过自我纠正并降至之前的低水平,不必要采取行动来应对通胀上升的风险。直到今年2月,才有风声传出欧央行将停止净资产购买计划,到了5月关于欧洲加息的预期才渐渐明确。而此时,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都已经至少加完一轮息了。
至于所谓的“自我修正”论,在欧元区加速的通胀中被无情击碎。
根据官方数据,5月欧元区的CPI同比增加了8.1%,高于市场预期的7.8%,继续刷新欧元区成立以来的记录。更夸张的数字是当地能源价格同比涨幅达到了39.2%,而最新公布的制裁可能进一步推高物价涨势。
即便去除能源和食品,欧元区核心通胀率也在5月从3.5%涨到了3.8%,显示了通胀在欧元区不断蔓延的趋势。德国报告5月通胀上涨8.7%,西班牙报告了8.5%的年通胀水平,法国更是刷新了加入欧盟以来的记录,达到5.8%……
对于此起彼伏的涨价,央行官员们的解释是:没有考虑到冲击的接踵而至。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都是黑天鹅事件,并没有模型可以预测,而且他们也没有预判到亚洲地区的疫情和不同国家的政策差异导致的生产秩序扰动。
央行人士无奈感叹:“一系列冲击接踵而至,彼此之间没有间隔,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欧央行行长拉加德上周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无法预测的冲击组合导致了范围更大且更持久的通胀压力。她再次强调欧洲在疫情前持续的低通胀环境,试图解释欧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保守态度。
央行饱受质疑
面对央行政策者们的解释,有人并不买账。
早在去年初就不断有人发出提醒,要求执政者注意“通胀幽灵”,但彼时西方的央行行长们坚信通胀不过是暂时的、可控的,一旦疫情相关的供应链瓶颈和劳动力短缺问题得到解决,通胀将不攻自破。
批评者们对这些回应展开了猛烈抨击,还有人认为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央行已经对宽松上瘾,很难转变到紧缩的货币政策上去。
这也让人对央行的独立性再次产生疑问。
此前,英国工党议员Ed Balls在2018年就提出质疑:中央银行目标和权力的急剧扩张,已经使它们远离了瞄准通胀的主要角色。
而拉加德也由于对通胀的应对而得到批评。很多人形容拉加德比起中央银行政策人士,更像是一个政治家,且缺少与金融市场专家沟通的能力。今年2月,拉加德骤然转向鹰派,造成了市场混乱,成为是拉加德无法充分理解欧洲宏观变化的一个理由。
不仅如此,拉加德虽然在问及欧洲货币政策时仍照本宣科,但在其它相关议题上,诸如气候之类话题,却能表现得才思敏捷,信心满满,更加让人狐疑她是否明确自己的央行身份。
所有的这些反对意见汇总到一起,就变成了西方央行公信力被不断削弱的结果。美国顶级经济学家、安联首席经济顾问埃里安(El-Erian)曾警告,美联储正在失去市场和美国公众的信任。当然,欧央行也在失去当中。
欧央行预期中的7月和9月加息,能如愿控制住欧洲的通胀吗?如果不能,欧央行这次的“误判形势”恐怕将承受更加猛烈的抨击,当然它先要找到那个可以“背锅”的人。
- ·蔚来:8月交付超1.0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81.6%
- ·德国总理“寻气”之旅来去匆匆 成果有限
- ·2否2撤,上周12公司只过会了8家,本周11家上会晋级率又是几何?
- ·“安倍国葬”前日日媒刊文:“国葬”议题加深日本政治分裂,有人借“奥特曼”批岸田
- ·传奇回归!Bob Iger重新担任迪士尼CEO
- ·储能与动力电池建设大年 亿纬锂能挥师沈阳投建百亿级项目
- ·特拉斯“组合拳”能否破解英国经济困境
- ·万物皆跌我独涨,强美元这是要上天?
- ·投资者意向不及预期,王一博母公司乐华娱乐暂缓上市
- ·紫燕食品前三季净利预降超18.9% 食安问题频发前员工贡献8成营收遭质疑
- ·“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提速
- ·快讯:指数持续走强创指涨超2% 赛道股再度活跃
- ·中国银行与万科签署战略合作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授信额度
- ·南方基金总经理杨小松:立足本源,打造具有数智基因的资产管理能力
- ·侵吞国有资金14.37亿余元!这个贪官被判死刑
- ·央行发布《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