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牛排,打起来了
整齐且扁平的打起来了形状、超长的国产牛排保质期,让冷冻牛排适合收纳囤积,国产牛排健康营养、打起来了方便烹饪和饱腹感强等特点也让其成为日常主食佳选。国产牛排加之电商的国产牛排助力和国产品牌的崛起,牛排的打起来了价格越卖越低,再也不是国产牛排遥不可及的奢侈西餐。
什么食物营养、国产牛排管饱,打起来了还便于烹饪?国产牛排
比起保鲜期较短的蔬果,能长久冷冻的国产牛排加工食品成了打居家持久战的必备物资。除了水饺和云吞等冷柜霸主,打起来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选择囤冰冻牛排。国产牛排
新冠疫情暴发的国产牛排几年来,线上牛排产品的销量大幅上升,遇上“双十一”或打折促销,一部分人会以箱为单位大量购买牛排。
这一现象在健身爱好者中尤为明显。鸡胸肉和牛排被认为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高频出现在各种健身轻食的搭配中——由此,作为食物的牛排,对标的是一种健康的中产生活方式。
牛排的流行趋势和海运成本的居高不下的双重作用下,一些中国企业抓住了机遇。
数据显示,2021年年底,国产牛排代表品牌“小牛凯西”全局渠道年营收已经接近10亿元,销售额连续三年完成翻倍增长。
李佳琦在直播间卖牛排时,曾创下“销售神话”。/直播截图电商也乐于助推这一风潮,线上平台涌现出五花八门的国产牛排品牌,各大主播纷纷加入直播叫卖牛排的队伍。
在一波又一波囤货潮后,牛排有望彻底成为冰箱常驻客之一。
被价格耽误的优质肉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牛排是昂贵西餐的代表。
2003年,台湾王品台塑牛排进入大陆市场,售价300多元一块的牛排瞬间引爆舆论,与之相对的国产牛排往往代表质量不好、由肉碎和卡拉胶组成的合成牛排。
但如今,人们对牛排的认知已经扭转。
打铁还需自身硬,牛排的走红得从牛排本身的特点说起。
作为优质肉类的代表,人们往往认为牛肉的营养价值比猪肉更高——总体来说也确实如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平均每100克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在13%左右,脂肪含量达37%,而平均每100克牛肉的蛋白质含量达到20%,脂肪却只有4%左右。此外,牛肉的平均铁含量约为猪肉的两倍。
即使用纯瘦肉作对比,其蛋白质含量和牛肉持平,但脂肪含量仍要高于牛肉的平均值。
在当下的健康观念里,动物脂肪是令人退避三舍的“心血管杀手”,而动物蛋白则是好吸收的优质营养源,牛肉正好完美契合人们的膳食需求。
在发达国家,牛肉的价值很早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从牛的饲养到牛肉的分类,从烹饪方式到餐桌礼仪,牛排早已和西餐文化密切捆绑。
可是在过去,牛肉的价格却算不上亲民,一块优质牛排的价格足以劝退相当一部分人。餐厅里的牛排动辄上百元,数百元的也不在少数,大型商超里的一块冷冻牛排通常也都在40元以上。
牛是一种反刍动物,分为草饲和谷饲,一头牛通常有4个胃。通常来说,草饲牛就是在牧场放养,吃草为主,谷饲牛养在围栏里,主要吃谷物。草饲牛脂肪含量低,谷饲牛则更肥美、口感更好。
无论哪种牛,对食物的需求量都相当大,要么需要大量饲料,要么得有大面积的牧场,生长周期也较长。
高昂的饲养成本和增长的市场需求决定了牛肉的价格不可能太低,2019年年末,全国去骨牛肉的批发价格一度超过每千克80元。
全国去骨牛肉批发价格涨幅明显。/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国内对于牛肉的消费需求日渐上升,进口量越来越大。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9年之前的10年间,我国牛肉进口量大幅上升,由2009年的1.45万吨增至2019年的166万吨,增长超过百倍,而出口量不仅一直较低,还在持续下降。
2019年之前的10年间,我国牛肉进口量大幅上升,由2009年的1.45万吨增至2019年的166万吨,增长超过百倍。/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这说明并非牛肉不够香,一旦中国人开始吃牛肉,牛肉就迎来了名副其实的“真香时刻”。
而速冻牛排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了牛肉的烹饪门槛,新生代的健身爱好者成为牛排消费的一支主力军。
北京的一位健身教练向新周刊记者表示,自己是牛排的狂热爱好者,每顿可以吃四块牛排。对于他来说,牛排美味、增肌、饱腹感强,而且煎牛排非常简单,不会占据太多下班后的时间。
如今,中国牛肉消费量激增,但和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差距仍然较大。
天猫新品创新中心联合多家机构发布的《2022牛排消费趋势洞察》显示,2020年,美国的人均牛肉消费量是26千克,而这一数据在中国只有6.3千克,差距达到4倍以上,可见牛肉在中国仍有不小上升空间。
国产牛排,春天到了
2020年“双十一”期间,京东5分钟卖出了上百万片牛排;2021年,罗永浩为大希地牛排为期7天的抖音带货中,平均每天卖出超7万片牛排。
国产品牌成了囤货青年耳熟能详的牛排厂商。/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小牛凯西、恒都、大希地等国产品牌成了囤货青年耳熟能详的牛排厂商,而在此之前,牛排市场一度是进口牛肉的天下。
究其原因,不得不提到进口牛肉稳定的品质和超高的性价比。
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大国坐拥辽阔的牧场,产业链完善、气候适宜且海运发达,综合成本相当低。
与之相比,中国是人多地少的人口大国,养牛的基础薄弱、成本较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牛肉价格比巴西高出了一倍。即使加上关税和运输成本,进口牛肉也可能更加便宜。
2019年,牛肉进口量达到166万吨,南美洲和大洋洲的牛肉远渡重洋而来,从家庭到餐厅,霸占了牛排消费人群的大部分视线。
不过,黑天鹅事件总是与机遇结伴而行。新冠疫情的暴发和随之而来的囤货季,给国产牛排提供了一个打翻身仗的完美时机。
受疫情影响,2020年牛肉进口量增速放缓,而国产牛肉产量进一步上升。2021年1—11月,线上国产牛排消费增速持续上涨,增速同比增长7倍;其中中国北部产区贡献了过半的产量。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牛肉自给率将提升至85%左右。
整齐且扁平的形状、超长的保质期,让冷冻牛排适合收纳囤积,健康营养、方便烹饪和饱腹感强等特点也让其成为日常主食佳选。加之电商的助力和国产品牌的崛起,牛排的价格越卖越低,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西餐。
一次次的消费,同样加深了中国人对牛排的认知,谷饲还是草饲、原切还是整切、菲力还是西冷,都是人们精挑细选时考虑的因素。
菲力、西冷、眼肉等名称表示不同部位的牛肉。/网络图片
草饲和谷饲代表了牛的不同饲养方式,中国肉牛多为谷饲。菲力、西冷、眼肉等名称则表示不同部位的牛肉。饲养方式和牛肉部位的差异主要在脂肪含量和口感上,与品质和价格的关系较小。
对价格影响较大的是牛排的加工方式,目前市面上的冷冻牛排分为原切、整切和合成三种。简单来说,原切指直接切块包装的牛排,整切是经过腌制调味后速冻而成的牛排,合成牛排则是用不同部位的碎牛肉加上食品添加剂和调料组合而成。
因此,最好的牛肉往往会优先选择做成原切牛排,整切牛排则更加适合不会调味的厨房小白,而合成牛排的成本最低,常出现在低端快餐店等场景中。
牛排也要卷起来
牛排的市场前景虽好,一波波价格大战却令不少厂商感到头疼。
在淘宝,写着“菲力牛排原切”字样的冷冻牛排单片价格不到5元,而在团购平台,牛排价格还会更低。
在电商平台,冷冻牛排单片价格不到5元。/淘宝截图
在国产牛排市场上,能够被消费者记住的品牌只是少数,更多国产牛排厂商的厮杀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
通过在各大社交平台高密度投放广告,成立不过短短数年的大希地迅速积累了一大批消费者,淘宝官方旗舰店的粉丝数达到217万,最畅销的一款整切牛排每月售出超5万箱。
大希地最畅销的一款整切牛排每月售出超5万箱。/淘宝截图
几乎同一时间转战电商的小牛凯西同样战绩亮眼。为了占据年轻人的心智,其产品在综艺节目中频频亮相,甚至在李佳琦直播间创造了2分钟卖出上万份的成绩。
小牛凯西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后其成交额以每年150%的速度增长,疫情后更是迎来爆发,2020年2—9月的月均增速达到39%,11月单月成交额超过2019年全年。
2021年,小牛凯西完成了近亿元的A轮融资,并开始发力线下渠道,与全国各大连锁商场合作,计划覆盖超过3000个线下网点。
价格战和营销活动进入白热化,国产牛排的内卷还远未结束,同样养牛的乳业巨头正打算加入战斗。
据36氪日前报道,乳业品牌“认养一头牛”已成立肉牛事业部,打算开辟独立于乳业板块的肉牛业务,相关产品最早将在2022年6月亮相。
2021年,认养一头牛在吉林省榆树市落地首个肉牛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分五年规划建设,计划打造覆盖肉牛养殖、饲料加工、屠宰、食品加工等全产业链条。
玩家越来越多,市场鱼龙混杂,真正高性价比的优质牛排仍是稀缺品。
深耕牛排行业十多年的河南恋尚厨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飞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牛排行业两极分化厉害,但可以肯定的是“风口红利期已经过去”。
走进中产之家,或许只是国产牛排的起点。终有一天,国际海运恢复正常,进口牛肉强势归来,到那时,国产品牌还留得住中产消费者的胃和心吗?
国产牛排的未来,不在线上,而在远方的牛栏和牧场。
[1] 2021年中国牛肉行业运行情况总结及2022年行业走势预测 | 中商产业研究院
[2] 最低2.8元一片!价格战激烈、利润触底,调理牛排红利不再 | 冷冻食品
[3] 连续三年翻倍增长,专访小牛凯西:8年深耕供应链,中国牛排第一品牌如何炼成?| 浪潮新消费
[4] 认养一头牛成立肉牛事业部,首个产业园拟投资50亿元,独立子品牌产品或6月亮相 | 36氪
作者 吞拿
- ·世界杯爆冷门,中国足球投资爆“冷”
- ·万物云还在赚辛苦钱
- ·减税新政引通胀担忧 英国央行本周将紧急加息100个基点?
- ·过节持股还是持币?今年机构口径很统一 可以这样薅羊毛
- ·北京市朝阳区暂停开放各类密闭式休闲娱乐场所
- ·直击槟榔产业:鲜果从每斤30元降到18元,有中间商囤5000万货难出手
- ·证券业发展报告:2021年新增场外衍生品交易名义本金84038.01亿元,同比增长76.56%
- ·宗校立:美元异动背后 事情可没那么简单
- ·BBC未转播开幕式,英国球迷不满:难以容忍的种族主义
- ·中国心连心荣获“2022新浪财经港美股最佳中小市值上市公司”
- ·分析|央行时隔近两年再次祭出这项工具,能否驱散汇市做空预期
- ·外交部:中朝通过友好协商,决定重启丹东-新义州口岸铁路货运
- ·星巴克中国就抖音0.01元咖啡券无法兑换致歉:为内部测试链接
- ·北京疾控:国庆期间倡导就地过节、错峰出行
- ·维科精密过会:今年IPO过关第317家 国泰君安过20单
- ·年内已有18家银行股东出手35.6亿元“护价”,银行板块或迎修复性机会
- ·证监会李明:力争用3年时间大力推动上市公司5种能力的持续提升
- ·农业农村部召开部门协调会议 确保四季度特别是重大节假日期间猪肉平稳供应
- ·一张图:9月26日黄金白银、原油、股指、外汇“枢纽点+多空信号”
- ·道达尔CEO:欧洲不要妄想在短期内买到便宜天然气 供应安全有代价
-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1-10月全国造船完工3087万载重吨
- ·孚诺医药:拟冲刺创业板IPO上市,预计募资4.57亿元,营收均来自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制剂销售
- ·部分苹果Apple Watch Ultra/Series 8用户遇到麦克风停止工作Bug
- ·AEON CREDIT公布中期业绩 溢利1.77亿港元同比增加2.6%
- ·广州:本地疫情与外地输入疫情交织叠加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 ·困境反转来了!旅游行业迎政策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