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引发中概股回归潮、不受另一市场退市影响
原标题:阿里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引发中概股回归潮、阿里不受另一市场退市影响
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述评)7月26日,香港响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纽约公告显示,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双重市引受市市影拟将香港新增为主要上市地。主上阿里在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后,发中在美国挂牌的概股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依然可以继续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其中一种形式持有阿里巴巴股份。回归
在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便于阿里维护股价稳定、潮不场退增加股票流动性,阿里也能平衡单一资本市场的香港响风险,并加速延伸全球化业务。纽约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田轩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重市引受市市影双重主要上市最大的主上益处在于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及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之间可以互相转换,且相对于二次上市,发中不受另一市场退市影响,风险对冲效应显著。
两地上市可以给全球投资者创造全时间段交易阿里股票的机会,保证股票交易的流动性。美国和中国处于不同时区,当美股处于闭市阶段,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港股交易。
新订的《主板上市规则》条文于2018年4月30日生效时,港股为阿里这样同股不同权且以香港为第二上市地的企业取消了权限。田轩认为,近几年香港市场持续进行制度改革,包括拓宽双重主要上市接纳度,对多地上市的企业遭遇海外上市停牌后,将香港转为主要上市地也作出了更为简明的指引。同时,加强了与内地市场的联结,建立完善了“港股通”、“深港通”等互联互通机制,且不断提高对上市企业的包容度、增强对企业创新的重视与支持程度,日交易额和活跃度可以与伦敦交易所等国际市场相媲美。
“阿里此次双重主要上市,是中概股回归潮流的体现,也将引领更多海外企业回归。”田轩给出了上述评价。事实上,当港股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存在时,香港与科技互联网企业便不再处于绝缘状态,敲响了港股市场的小米、美团等企业就是有力的证明。
阿里此举将再度激发更多的科技公司选择赴港上市。当前,港资本市场已经能够接纳新兴互联网产业、IT行业甚至是颠覆传统商业的新兴企业的存在,正培育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沃土。“港股在热情拥抱科技企业”,在众多投资人认知里,相较于美国,香港投资者对内地市场更为了解,内地企业的价值往往能够被更好的理解。
田轩强调,阿里此举将为香港市场引入更多国际投资者,提高市场流动性,促进联交所定价功能和市场吸引力的提升。此外,中概股回归趋势愈加明显的情况下,A股市场也要做好充分准备,在上市制度、对外开放、交易机制及相关配套等方面要加快完善。
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也促使双重上市或二次上市企业做出改变以规避风险。2020年5月,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同年12月生效。2021年11月,SEC通过告修正案,确定实施细则,要求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遵守美国审计标准,否则将面临退市。
“自《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实施以来,中概股就面临着其他交易所进行双重上市或二次上市以及退市私有化的几种选择,即便中美双方监管矛盾有所缓和,以上后备方案依然是在美企业的首要风险防范之选。”田轩给出了上述分析。
- ·【育儿问答】宝宝总是干呕是和吃辅食有关吗?
- ·女干部被通报:收受茅台酒201瓶
- ·这种植物不能挖!3人被判刑
- ·2022年苹果等大型科技股市值跌了多少?
- ·与加盟店划界线、北京仅剩两家直营店 明星背书的牛角村怎么了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急速飙升 2022已与卡塔尔并列世界第一
- ·90条金句,看懂2023跨年演讲精华 | 罗振宇吴晓波刘润柯洲
- ·什么信号?上市券商再融资引关注 证监会发声:审核中充分关注融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办公室副主任戴钦公:证监会始终坚持“严”的行政处罚主基调
- ·需求放缓、市值蒸发5万亿元,特斯拉能挺得住吗?
- ·美经济学家:2023年美国或面临经济衰退
- ·早盘:美股三大股指早盘转跌
- ·万亿基金再念“紧箍咒”,影响多大?
- ·成品油价迎开年第一涨,加满一箱油多花9.5元
- ·欧盟收到意大利第三批190亿欧元复苏基金申请
- ·Bernstein: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继续上演 上调挪威国家石油等评级至“跑赢大盘”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再发大礼包:2025年研发经济超千亿,创新药械上百个
- ·新药研发提速、“铆劲”增产保供!上市药企持续助力疫情防控
- ·放开前摸过家底吗?为何做了充足准备仍感觉猝不及防?为何买不到药?还要熬多久?国家卫健委回应
- ·2023年新股市场四大展望:发审或收紧,破发仍将是常态
- ·增势放缓,分化加剧!A股中报大数据榜单出炉
- ·支持扩内需, 做好青年人住房金融服务
- ·江苏银行:江苏银保监局已批复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我行股东
- ·感染后咳嗽是否会变成肺炎?该怎么治疗?如何选用中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 ·金融街论坛多方聚焦:新阶段数字经济与金融科技相互助力
- ·南京银行行长朱钢任职资格获江苏银保监局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