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内部测试类ChatGPT产品 AI深度替代人工还需“训练”
本报记者 苏向杲
2月7日,训练水滴公司表示,险企已经在内部测试类ChatGPT应用,内部主要用于保险营销和服务领域。测试产品2月8日,深度多位险企人士表示,替代保险业此前已经尝试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营销、人工理赔等环节,还需但智能程度不及ChatGPT,训练ChatGPT在保险业的险企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ChatGPT对保险业会带来哪些影响?内部对此,多位受访人士表示,测试产品ChatGPT未来可大幅提高人力资源效能和产能,深度但目前还无法满足消费者较为专业的替代保险咨询等需求,ChatGPT仍需持续“训练”,人工以提升智能化和专业性。
看好AI在保险业发展前景
“保险业要积极关注和拥抱它。” 谈及ChatGPT在保险业中的应用前景,燕梳新学堂创始人施辉(原大家财险总经理)如是说。
施辉进一步表示,ChatGPT实际上是AIGC(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的具体应用。底层技术类似原来的爬虫技术,设定模型、参数和标准后,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快速抓取,并按模型输出结论。从保险业初级应用来看,一是可应用于客服,二是可应用于产品介绍和辅助销售。往后看,一些简单的承保、理赔服务也可用ChatGPT完成,因为保险服务的链条长,大多数环节有固定规则,可以标准化,通过过往案例和逻辑数据,保险公司可以建立此类服务模型。
北京牛顿数科创始人、管委会技术专家、中国保险学会特聘保险科技专家彭勇亦对记者表示,其实此前在保险业销售和客服层面已有较大规模使用,且已有部分替代了人工工作。从ChatGPT对保险业的影响看,现阶段主要在销售和客服层面,其会加快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进程,由于精准度的提升,能在深度和广度上替代更多人工工作。从客户角度看,ChatGPT有助于优化客户体验,从险企看,有助于企业降本增效。从长远看,保险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不可逆,险企应积极拥抱ChatGPT。
从实际测试效果看,水滴公司AI负责人黄明星对记者表示:“就目前ChatGPT的回复情况,我们也进行了测试,针对行业概念性的一般问题,其回复内容相对全面,准确性较高,且前后问题回复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我们认为,对于保险经纪人、代理人而言,AI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提高人力资源效能和产能天花板,提升与客户交流的及时性和准确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寿险业人力成本较高,类ChatGPT应用若能大幅削减成本,将有望重塑保险业态。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不包括庞大的客服人员群体,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国保险公司在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执业登记的销售人员就高达570.7万人,巨量的人力成本对保险公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位中型保险经纪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过往多年,寿险业通过“人海战术”推动保费增长,无论保险公司还是保险中介公司,都很重视人力发展及人力成本,如果技术的进步能推动人力成本大幅压降,则既利于降低一些保险产品价格,也利于整个行业复苏和健康发展,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保险业竞争格局。
深度融入保险业仍有局限
目前,类ChatGPT应用要深度融入保险业仍有局限。
黄明星表示,专业的保险配置需要结合客户家庭收支、预算情况、保障需求、产品优势等层面来综合考虑,这是目前AI技术无法达到的,也是保险经纪人/代理人的核心价值。另外,保险服务特殊的一点是,其涉及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最重要的前提还是要依法合规。
“因此,智能对话机器人能不能应用到一些垂直行业,关键取决于有没有大量的数据去训练它。以保险业为例,我们需要用大量关于保险产品的知识,保险销售、核保、理赔等各种场景下的用户对话内容去训练对话机器人,不断提升它对保险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否则即便拥有ChatGPT这样先进的算法和模型,没有数据的训练也不行。”黄明星进一步表示。
将ChatGPT融入保险业也有门槛。施辉表示,技术是思想的翅膀。将技术运用到一个行业,要有一批深度了解某一个行业运行、发展规律的科技人员,或者说保险业要有能和科技“沟通”的人才,这是当下保险公司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
彭勇表示,虽然ChatGPT目前在自然语言处理和学习效果上比其他框架有所提升,但是整体技术还不成熟,其对专业问题的理解和回答上与人类专家有较大差距,从这个角度看,短期内其还只是替代一些较简单工作,不过,替代比例可能会越来越高。
在彭勇看来,目前保险业应用ChatGPT的最大难点,不是个人数据保护、资金安全等问题,而是其还不够智能。当然,应用ChatGPT还面临其他一些难点,如,有些涉及法律等层面的应用场景需要专家审核,年长客户可能还是更偏向和真人交流。
上述保险经纪人士也表示,从过往来看,将新技术融入保险业,实现成本压降需要一个过程,应用新技术也需要成本,将ChatGPT与保险业态深度融合,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可能还要持续探索。
- ·液晶电视卖出“白菜价” 面板大厂减产自救很无奈
- ·蓝河控股2月1日斥资82.2万港元回购94万股
- ·利空英镑!12月贷款数据大降致英银加息25而非50个基点的可能性加大
- ·棉花公检 | 2022年度全国棉花公证检验量572.03万吨(截至2023.3.5)
- ·热威电热实控人家族IPO前分红3.3亿元 新产品量产当年产能利用率超200%
- ·广发证券“鼎新荟萃,私享绽放”私募实盘大赛启动报名
- ·*ST蓝盾预告业绩后收关注函 深交所要求充分提示退市风险
- ·涂鸦智能-W3月3日斥资5.3万美元回购3.14股
- ·吉林舒兰出台购房优惠政策 90平米以上每套补贴1万元
- ·中国酿酒大师:李绍亮——四十年沉淀酿酒之道
- ·石四药集团发盈喜 预期2022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显著增长40%至45%
- ·海通期货:尿素农需旺季即将来临 或难出现持续大涨
- ·多家养老保险公司聚焦主业 相关个人养老金产品有望年底上线
- ·烧掉IPO逾百亿美元资金 美股科技公司面临资金短缺困局
- ·川恒股份拟募资35亿元向上下游延伸 看好磷矿石供应趋紧及动力电池需求释放
- ·新规下沪股通股票增加598只 市值覆盖率超90%
- ·宣昌能:建立资本约束机制是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中之重
- ·致敬公募基金25周年|万家基金总经理陈广益:逐浪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为每一份托付全力以赴
- ·抖音内容产品负责人支颖转岗至TikTok,将负责产品等业务
- ·一场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改革——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观察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 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 ·5G概念股集体走高 中国通信服务及京信通信均涨超6%
- ·同比增长11.2%!去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跃上10万亿元台阶
- ·3月6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中字头概念股中公高科实现3连板
- ·缺货程度堪比首发!iPhone 14 Pro发货已延期至2023年
- ·瑞信前最大股东Harris Associates出清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