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保险日报:银保监会划定人身险产品90道红线,保险公司高管密集调整
近期,月日银保在总结2022年人身险产品日常监管、保险保险产品问题通报等工作基础上,日报人身银保监会汇总编制并下发了2023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划定红线
整体来看,险产2023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共有90项违规行为“上榜”。品道相较2022年版人身险“负面清单”,公司高管今年又新增8条内容,密集涉及备受市场关注的调整增额终身寿险减保规则、投资收益假设、月日银保定价附加费用率假设,保险保险以及养老年金产品、日报人身慈善赠药等条款。划定红线
此前,险产银保监会曾表示,品道各险企应当严格对照历次通报内容和“负面清单”中的问题进行自查,对于其他公司产品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引以为戒,及时变更、停售类似产品,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及时报告、认真整改,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2023年伊始,保险业“走马换将”频频上演。
据统计,银保监会机关和银保监局本级两周内已发布涉及保险公司总部的14人次董监高任职资格批复公告。其中,两家头部互联网保险公司和三家财险公司“换帅”。此外,还有多家公司迎来“新掌门”,任职资格尚待批复。
银保监会月初发布公告,分别批复核准融通财险董事、总经理施强和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的任职资格;浙江银保监局批复核准浙商保险总经理蒋照辉的任职资格。
随着我国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外资保险巨头正持续加大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布局力度。
去年以来,德国安顾、美国保德信、西班牙曼福再保险公司等多家国际知名保险公司通过收购股权、成立分公司、增资等方式加码中国保险市场。去年年底,安达保险实现了对华泰保险的完全控股,华泰保险集团由此成为国内第一家“中资”转“外资”的保险集团。与此同时,中德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获准更名为“安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合资转外商独资的寿险公司。由此可见,尽管2022年保险行业增长承压,但对外资的吸引力却有增无减,彰显了国外投资者对我国保险市场的信心。
保险业对外开放并非朝夕之功,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成果源于各项政策举措渐次落地打下的扎实基础。2018年以来,监管部门先后三次出台了34条开放措施,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标准,基本实现中外资业务范围一致,拓宽了重要金融领域的中外合作。目前,保险业外资股权比例限制已经全部取消,首家外资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外资独资人身险公司、外资独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相继成立。
- ·汪小菲的麻六记,够赚回电费吗?
- ·李杰:一加最擅长做旗舰 现在是“降维打击”用户 我们能用户提供最优秀产品
- ·联合国五家机构齐发声:世界离消除饥饿“越来越远”
- ·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为何优化,哪些行业将从中受益?
- ·年薪30万的独董,联系不上了!这家上市公司最新公告:被留置调查
- ·华脉科技五连板后急速跌停股价一周仍涨33% 主业不力毛利率降至18%扣非两年连亏
- ·视频|杨德龙: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 冲击全球资本市场
- ·周期拐点碰上逆势扩张,谁为光伏硅料“榜眼”新特能源的资本梦买单?
- ·丰谷酒业完成全国化、重塑高端形象还需长期主义
- ·机构改革解读丨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有何重要信号?业内最新解读来了
- ·煌上煌拟超亿元 再购真真老老股权
- ·申万宏源:维持云音乐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29港元
- ·荣耀80系列和Magic Vs系列由维信诺、京东方供货柔性AMOLED屏幕
- ·美FTC加强对Twitter隐私保护调查 计划要求马斯克出席听证
- ·空置率上升、土储无法动工,物流地产商ESR分拆项目上市补血
- ·3000亿A股巨头放大招!海康威视酝酿多时的第二单“A拆A”来了
- ·刘强东发全员信:京东副总监以上高管降薪10%-20%,职位越高降得越多
- ·梅花生物产品量价齐升扣非连续两年倍增 近十一年累计派息86.5亿分红率超60%
- ·招联金融知识小课堂:守住钱袋子 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 ·主力资金 | 三大运营商尾盘反攻,主力出手抢筹
- ·柴达木盆地探明硼矿资源逾4533万吨 已具年产5万吨硼酸能力
- ·又夸上了!夸完微信夸高铁,马斯克:曾坐高铁去看兵马俑
- ·松井证券:安倍遇刺或影响日本央行政策支持
- ·蚂蚁程序员练就“一阳指”:打字只用食指 5年贡献50万行代码
- ·中国银行与万科签署战略合作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授信额度
- ·三星Galaxy Z Fold4与Galaxy Z Flip4原厂保护壳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