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冤不冤?
来源:商业人物
作者:郭儒逸
最近,李想理想汽车遇到不少烦心事——如果它也愿意这么称呼的冤不冤话。
受到关注最多的李想,一是冤不冤理想总裁沈亚楠的减持事件,一是李想上千名理想车主的维权事件。
据公开报道,冤不冤沈亚楠在9月2日和9月6日共抛售100万股理想港股,李想合计套现人民币超9000万元。冤不冤作为理想汽车的李想二号人物,沈亚楠的冤不冤减持被视为某种信号,甚至传出“高管套现准备跑路”的李想声音。
就在沈亚楠减持股票时,冤不冤众多理想ONE车主掀起一场网络维权,李想认为理想汽车涉嫌虚假宣传,冤不冤原因是李想因新车型将推出,理想ONE近期价格下调2万元,这些先前购买理想ONE的车主感觉受到了欺骗。
在高管减持和维权大戏之前,理想汽车于9月1日公布8月份销量。数据显示,理想ONE和理想L9(新交付的另一款增程式车型)共销售4571辆,环比和同比降幅均超过50%。销量“腰斩”、高管套现,大面积维权,对一家车企而言,似乎再没更糟糕的消息了。
但事情还没完。
9月16日,理想股价自今年6月以来首次跌破100港元,当时股价最高达到165港元。同一天,继特斯拉之后第二个成立法务部的新势力车企,理想法务部发了一条官方微博,称一名供应商员工发布“品牌方要求降低质量标准”的帖子,该贴被恶意曲解扩散,对理想品牌造成伤害。为此,理想已启动司法程序维权。
除此之外,一则理想L9新车出现故障的新闻,也给这波舆情添了一把火。据一位博主爆料,自己提的这台新车开了不足三公里,就因故障抛锚。据媒体报道,理想当地交付中心的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小概率事件,极少遇到这种情况”。
前后半个多月时间,这家明星造车新势力车企,风评就遭遇重大挫折。
理想汽车成立于2015年,由李想创办。2020年7月,理想在美股上市。一年之后,又在港股双重上市。凭借一款主打车型理想ONE,理想汽车至今一共交付约20万辆。在产品和资本市场,都站住了脚跟。
理想目前走的是增程式技术路线,车上同时载有电动机和发动机,但发动机不直接提供动力,需要用电时可以发电给电机。与纯电动汽车相比,理论上增程式的续航焦虑要小许多。但这条技术路线饱受争议,被认为只是过渡性技术,重金押宝,风险极大。
互联网造车向来关注度很高,尤其头部车企,借助这种关注度叫响了品牌,吸引了流量,找到了用户。但另一面,“吹毛求疵”般的关注也会带来无谓的麻烦。在新能源汽车界,理想并不是第一个遇到这种状况。
没有无缘无故的看衰,但细节值得推敲一下。
在上述两次减持之前,沈亚楠持有理想汽车1.74%的股份,减持之后剩下1.68%。也就是说,沈亚楠此次“抛售”的比例,只有0.06%。上市公司高管减持自家股票的情形很常见,也有很多原因,沈亚楠的总裁身份放大了这次交易,在“因个人资金需求”和“准备跑路”之间,似乎前者的可能性要更大点。
实际上,理想汽车以大股东身份论,还排不到沈亚楠。在理想IPO之前,领投了其多轮融资的王兴及美团,以及李想本人,如今分列第一、二大股东。而李想以更高的投票权,牢牢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今年3月底,王兴也曾连续减持理想股份,累计套现约1.7亿人民币。但同样,与其持股总额相比,减持比例也十分有限。而2015年就加入理想汽车的沈亚楠,此时卖出部分股票的指向性也不明显。
提到消费者维权,的确是舆论场上的另一“流量杀器”。理想ONE维权车主的诉求包括厂家保证售后服务和退还两万元差价等,退还差价的合理性暂且不表,这里先简单梳理一条时间线:
8月15日,李想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想要购买理想ONE的消费者,可以等等其换代车型L8;
9月1日,有车主得知理想ONE降价2两万促销;
9月2日之后,理想ONE老车主维权事发。
本文无意于站队,但车企在新车上市前,降价去库存是常见手段。理想L8将在11月份上市交付,因此目前老款做了优惠价处理。对部分维权车主来说,他们称购入老款理想ONE时未听说有换代消息,因此感觉被欺骗。但一方面,一线销售是否知晓换代信息,或在官方发布之前是否有权限告知消费者,很难求证。另一方面,回想下与燃油车4S店销售的价格谈判经历——即使同一款车,不同消费者拿到的价格可能都大相径庭。轮到现在,部分消费者对销售话术的容忍度,反而大大降低了。
话说回来,那理想汽车的基本面怎么样?
理想曾在去年四季度实现盈利,净利润为2.96亿元,同比增长174.9%。在那个季度,理想汽车的季度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
今年上半年,理想汽车交付6万余辆,同比增长100.3%;营收182.9亿元,同比增长112.4%;净亏损6.52亿元,同比增加9.5%。其中,理想的亏损主要来自第二季度,该季度净亏损6.4亿元,创上市以来的新高。但与此同时,第二季度营收为87.3亿元,同比涨幅达到73.3%。
考虑到二季度疫情对汽车产业的沉重打击,这个表现说的过去。一句话总结就是,营收在增长,亏损在继续,有赚钱的能力。
李想对毛利率这个数据很看重,此前他表示,“毛利率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在研发中持续大量投入,如果只有个位数毛利率,研发只能停留在产品层面,而不能更进一步探索产品以外更重要的技术。”在蔚小理三家中,理想的毛利率水平一直相对较好。从2020年到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持续增长,在爬出亏损泥潭的过程中,这是个好消息。
再就是公司账上的资金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理想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资总额为536.5亿元。在烧钱无算的新能源汽车赛道,有这个储备,短期内还不至于有崩盘的顾虑。
按照李想自己的描述,理想汽车在去年已完成“0-1”的验证阶段,2022年至2025年会是“1-10”的发展阶段。他的目标是,到2025年,理想汽车能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五分之一的份额(年销量160万)。希望被寄托在一系列新品上,包括将于明年推出的纯电动车型,这是李想参与下一轮角逐的底牌。
对公开上市的公司而言,和舆情打交道是一门必修课。
创始人的许多言论,或被如实报道、或被无意曲解、或被有意渲染,都是家常便饭。李想是做汽车媒体出身,他应该熟悉这一套。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可能是疲于应对,现在他减少了公开发声的频率,朋友圈签名改成“不参加任何公开会议,思考实践会体现在产品和组织上”,这有点像罗永浩,罗永浩也自称将告别社交媒体,只会就产品本身做交流讨论——相比业内一些蓝图画满、口若悬河的做派,他们的姿态要不讨嫌多了。
李想是新势力车企中,不吝对特斯拉公开称赞的人。那时候他比较谦虚。后来偶尔也会狂妄,比如今年发布L9(售价45万)时,李想称之为500万元以内最好的SUV,哪怕是和劳斯莱斯库里南相比,也完全不怕。我认为这是个营销上的败笔,带坏了后来车企发布会的风气。如果舆论审判这一点,没有异议。
总之,理想汽车可以被竞争力更强的产品打败,但如果被舆论绞杀,就太遗憾了。
- ·京东航空即将起飞
- ·回家!春运客流量将超20亿人次,燃油机票齐降,有平台搜索量翻5倍
- ·一则消息 镍价急转而下!交割品不足问题困扰镍市
- ·最新!北京:全域禁放烟花爆竹,举报者最高奖2万!央视网评:烟花的“禁”与“放”,是时候被正视了
- ·全国各地疫情形势如何?国家疾控局回应
- ·浙江省: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钢铁冶炼企业减少到10家左右
- ·12人演绎大型“退市钉子户”连续剧!园城黄金疯狂保壳路:两年三重组,金矿莫须有,概念随便蹭,股价骑脸涨
- ·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易主,中投公司登顶!
- ·交行上半年业绩喜人:建设数字化新交行 保持先发优势
- ·白酒企业限制在主板上市,是空穴来风还是实有风?
- ·再次降价后,特斯拉中国售价比美国便宜40%了
- ·精密科学获“木头姐”唱多!到2027年股价将涨近190%
- ·民营经济壮大迎历史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有迹可循 三只松鼠践行“大食物观” 达晨财智深挖科技创新潜力
- ·禾臣新材料完成1亿元新一轮融资,加速光掩膜版基材和CMP抛光材料国产替代
- ·当前欧元区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浅析
- ·尚乘数科盘前续涨超35% 昨日盘中一度暴拉270%
- ·稳健、开放、有特色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聚焦中国经济数个热点问题
- ·1月6日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 ·中国有序恢复出境游 亚太国家翘首以待“老朋友”回归
- ·新年雷霆反腐,三虎落马、二虎过堂、一虎被公诉
- ·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千亿企业降至10个…未来市场形势如何?房企高管这样说
- ·茅台董事长丁雄军获“202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神秘嘉宾丁姓互联网大佬给祝福
- ·22款产品中选集采,但透景生命仍压力不小
- ·组团井下盗矿,杨某等11人犯盗窃罪,最高被判有期徒刑8年
- ·爱波瑞集团首席技术官翟更川:低成本决策,数字精益企业健康存续新利器
-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美国货币供应下滑是通胀放缓的好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