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金镀银”变身“高级食物”,舌尖上的拜“金”主义何时休?
原标题:“镶金镀银”变身“高级食物”,镶金镀银舌尖上的变身拜金拜“金”主义何时休?|新京报快评
叫停食物“贴金”,不仅是高级清除食品安全隐患的有力之举,也是食物舌尖上为了刹住这股奢靡之风。
▲金箔食品。主义图/台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文 | 胡欣红
金箔冰淇淋、镶金镀银金箔巧克力、变身拜金金箔蛋糕、高级金箔寿司……令人眼花缭乱的食物舌尖上“镀金”食品风靡一时。近日,主义市场监管总局、镶金镀银国家卫生健康委、变身拜金海关总署联合印发通知,高级明确指出,食物舌尖上根据我国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主义金银箔粉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
遏制眼下的“食金”之风,监管部门当然需要发力,依法严厉打击。此次,三部委联合叫停食物“贴金”,不仅是清除食品安全隐患的有力之举,也是为了刹住这股奢靡之风。
“食金”之风可谓由来已久,秦汉时就有“仙人食金饮珠,然后寿与天地相保”的说法。但方士们加入黄金珠玉等炼制的“不老药”,不仅没有延年益寿的功能,反而导致很多服用者短命而亡。时过境迁,何以再度掀起“食金”之风?
此一时彼一时,现代的“食金”当然不能与古人相提并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镀金”“镀银”食品,一般来讲含量不高,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危害。专家明确表示,金银箔粉不能在消化道吸收,对人体没有作用,服用这些食品没有任何生理意义。
金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食用过多,以及金箔如果纯度不够或掺入其他有毒元素,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有鉴于此,早在2001年,金箔就被原卫生部明令禁止加入食品中。但多年来,“金箔食品”依然大行其道。
究其原因,大抵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少商家把“食金”当成营销噱头,大力宣称“黄金食品”具有保健功能、治疗功能等。原本普通的食品一旦挂上了“金字招牌”,立马身价百倍,比如5元的冰淇淋配上几片金箔后就卖到58元,一块覆盖薄薄一层金箔的巧克力甚至可以卖到12万元。
另一方面,有不少消费者或是被商家误导,或是出于猎奇炫耀心理,把“食金”当成一种时髦。有人不无优越感地表示,“吃之前一定会拍照,然后在网上分享,感觉很有面子。”这无疑与当前全社会倡导的勤俭节约之风背道而驰。
商家的逐利本性和消费者的“虚荣需求”相结合,“食金”之风自然甚嚣尘上。可是,食品安全无小事,舌尖上的拜“金”主义更不容放纵。
鉴于反食品浪费已进入法治轨道,下一步也可以考虑把反“食金”之风纳入反食品浪费的范畴。只有切实提升打击力度,才能有效倒逼商家守住合法合规的经营底线。
作为消费者,也要端正认识,既不能迷恋商家的宣传,交“智商税”,更不能为了满足虚荣心花钱买面子。
只要消费者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看待“镀金”“镀银”的所谓“高级食物”,“食金”之风也就会自然失去滋生的土壤。
作者 | 胡欣红(教师)
- ·4元成本清洗剂卖出百倍天价,通一次马桶收费近5000?警方出手了
- ·克宫回应芬兰领导人支持“加入北约”:肯定会对俄罗斯构成威胁,俄将分析其后果
- ·韩媒曝光文在寅回乡养老画面 独自抱猫在庭院散步
- ·英国3月份经济意外萎缩,一季度GDP仅增0.8%
- ·崩盘的每日优鲜还在粉饰太平?
- ·泰达宏利基金:三因素提振A股反弹,关注成长股板块机会
- ·自作聪明耍伎俩!市财政局副局长披民间借贷外衣搞权钱交易
- ·快讯:伦锡跌超9% 现报32500美元/吨
- ·光大期货:11月22日有色金属日报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沈曙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人民币进入6.8时代!新形势下的出口企业:利润增加,但面临两大新难题
- ·英媒:芬兰总统和总理称必须“立即申请加入北约”
- ·安信信托董事高超失联,今年4场会议未亲自参加 公司:无法确定失联原因
- ·商务部谈4月进出口增速回落: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完整稳定
- ·宝龙商业计划向宝龙控股收购一幢位于上海的办公大楼
- ·四川银行重组第二年归母净利润跃升89.97%:利息净收入大增57.48%、资产减值损失大降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