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下沉时代,城管学历秒杀985
大多数人觉得,大下代城博士毕业应该进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做研究。管学
现实是历秒,一批名校博士毕业生,大下代城却纷纷去一线城市、管学新一线城市做起了中学老师和基层公务员。历秒
近日,大下代城北京市朝阳区分别公布了两批公务员拟录用人员,管学拟录用208人。历秒
这些岗位大多是大下代城“乡镇街道基层”岗,岗位有城管、管学党群工作岗位等,历秒多数岗位的大下代城要求是本科学历,但公示的管学名单中6成以上是硕士、博士。历秒
来源:北京朝阳区公示最让人关注的是,酒仙桥街道的城管是北京大学的一位物理学博士。
这让人想起,之前一份深圳中学2021年新入职教师名单中,17人中仅一名为硕士,其余都是名校博士,更有哈佛大学博士后到深圳南山区某街道办任职。
来源:深圳中学“博士都开始来抢本科生的饭碗了”,“北大博士做城管,简直是浪费人才”,不理解的网友开始纷纷吐槽。不过有人认为,博士只是学历高点的普通人,也有选择自己工作机会的自由。
1
性价比较高
博士到基层当公务员,从某些层面来看,未尝不是一个理性选择。
细心的网友发现,这位北大博士的专业是“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这个学科在现实中,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
这年头博士找工作的竞争压力,不亚于本科生。
高处不胜寒。博士作为高学历人群,符合大众对博士预期的工作岗位并不多,要么是进高校,要么是去研究机构做研究。
每年有数万名博士毕业,远远超过高校教职岗的需求,僧多粥少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这种情况下,要想进双一流高校,不仅学历要够硬,世界知名学校博士毕业,重点是顶级刊物发表论文数量等软实力也要强。这并不是所有博士都具备的实力。
进了高校,还要继续“卷”,这几年大家“青椒”这个群体或多或少有些认知,他们不仅要面临“非升即走”、论文考核的压力,薪酬并不高。
去年11月,浙江省一名省属高校的年轻教师在领导留言板留言称,浙江省属高校青年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博士讲师每月到手不足5000元。
来源:留言板截图能“卷”进高校的博士生依旧是少数,总有人会在这场竞争中失利,也没法及时转向。可以看到,过去5年,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
博士们一毕业年龄基本都到30岁左右,如果不是很强的专业技能,在发达城市人力资源充沛的情况下,博士找工作,不排除会遭遇因没有工作经验、且年纪较大而被企业歧视的情况。
趁着35岁之前,想要在发达大城市找个有编制的稳定工作,考公或者考教编,或许就是理性且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了。
当下博士考基层公务员、考中学教编算是一种向下兼容发展的新路径,无疑是有优势的。
来源:视觉中国博士还能吃到考公的红利,不少单位有用博士学历来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的需求。
2
一点不委屈
北大博士去北京乡镇街道当城管,真的是无奈之举吗?
并不见得。
北京公务员以公共福利好吸引人,而广深公务员则以砸钱多而出圈。
北京公务员的公共福利,主要是北京户口。北京户口有多值钱,早在14年前,《工人日报》就曾估算值54万元,知乎上更有不少类似“北京户口价值100万”的讨论。
北京大学本部2021毕业生就业情况 来源:北大就业质量报告数据显示,清北博士留京的比例常年都超过半数,且2021年这一比例提升到了55.8%。
相比之下,2021年,只有16.1%的本科生毕业生选择留京工作,约4成的硕士会选择留在北京,可以说,意气风发的本科生们在用实际行动逃离北京。
留在北京的清北博士们,一半的人依旧是进的教育行业,这也是此次北大博士当城管会快速出圈的原因。
千万别小看了这乡镇街道的城管,除了有希望能解决北京户口,他们的整体薪酬并不低,这其中的奥秘就隐藏在津贴福利中。
据北京青年报的一篇报告,北京的工资福利多达7项,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等。
141个市级单位工资与福利支出预算总额达到213亿元。津贴补贴总支出(52亿元)比基本工资总支出(41亿元)还高出11亿元。
来源:北京青年报有3个单位的津贴补贴是基本工资的3倍以上,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就是其中之一。
具体来说,当年北京市城管局的基本工资支出为810万元,津贴补贴支出达到2812万元,津贴补贴是基本工资的3.47倍,位列各市级单位之首。
可见,城管收入在北京公务员体系并不会差。不仅如此,大部分基层公务员单位,因为博士人员的稀缺性,会直接给予博士们副科长、科长级别的待遇,这是很多大龄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天花板了。
3
人才资源错配
这几年,高校毕业生考公、考研的热度不减,今年达到了高潮。
今年高校毕业生暴增167万到1076万人,比过去5年增加的人数(153万人)还要多。在地产、教育培训机构、互联网大厂轮番裁员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不约而同地选择考公,希望获得铁饭碗,或者考研延迟就业。
高校毕业生人数 来源:网易如今,这两条路变得异常拥挤。去年有457万人考研,但只有约110万人能上岸,约3/4的人从报名那一刻起就注定会落榜。
考公之路的竞争更加残酷,今年国考的平均报录比又创新高,达到68:1,其中,西藏阿里地区邮政管理局“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的报录比更是达到“两万选一”。
参与这场竞争的,还有名校毕业生。从清华去年的毕业生就业报告来看,有约7成的毕业生近了体制内,这里的体制内是指去国企(23.8%)的、高校、科研单位等事业单位的(30.3%)、以及党政机关(15.8%)的人。
清华2021毕业生去向分布情况 来源:清华就业质量报告就业竞争压力下,人才资源开始出现配置。
当前制造业的用人需求依旧很大,高精尖人才也很缺,但是,庞大的高校毕业生求职群体,却用脚投票,选择了进体制。
这也不难理解,互联网大厂等企业都无法提供一份安心稳定的工作。
大多数人冲到一线市场企业打工的风险成本在增加。理性的求职人会寻求一份确定性收益,素来有铁饭碗之称的体制内工作就更吃香了。
当进体制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或许会削弱社会生产、创新力量,形成一个不良循环。
如何才能打破这个循环,或许解铃还须系铃人。
- ·进击“中国氢都”:最高补贴2千万,武汉出台支持氢能发展16条政策
- ·民航史上最大订单!印度航空拟掷千亿美元采购波音空客近500架客机
- ·Lucid跌3% 自掏腰包补贴客户
- ·A股明日风口:湖北省“9万元最强补贴”来袭 白羽鸡苗20天涨幅近50%
- ·工信部: 支持更多符合条件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 ·中国酿酒大师:吴建峰——非凡匠心成就清雅酱香
- ·15万月薪引关注,公募加速布局…
- ·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控股公司董事长贾少谦:多方位助力“制造强国” 推动家电回收向“绿色”迈进
- ·买房、租房都注意!与你有关!央行、银保监会印发最新通知→
- ·历时7小时!神舟十五号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任务
- ·杉杉控股讣告:沉重哀悼并深切缅怀郑永刚先生
- ·中航电测造富盛宴进行时:三位散户精准埋伏,牛散郭彦超浮盈9100万,北向资金却持续减仓
- ·我国开展十大主要粮食和畜禽育种攻关
- ·火上央视的夜游锦江背后,有一双“巧手”控场
- ·“节能降碳”成代表委员热议关键词 完善绿色发展制度保障 推进碳信息强制披露
-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消费企业复苏信心更强
- ·“角力”公费接种HPV疫苗
- ·重庆水投集团举牌重庆银行 未来6个月内持股比例有望增至8.5%
- ·重磅!俄方最新发声:准备好与乌克兰无条件谈判!谈及“结束军事行动”…
- ·2月国内经济数据显著抬升(2023年第10周)
- ·宣昌能:存款保险是防止挤兑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未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约束更强
- ·山西省工信厅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座谈会召开,李秋喜提出各酒企要借助清香型东风,全力发展
- ·上周5只主动型ESG公募下跌 指数型仅3只上涨
- ·聚焦三大领域 国资委推动央企扩大有效投资
- ·转型艰难!ZOOM第三财季营收创史上最低、下调全年收入预测,盘后跌5%
- ·两大细节看A股:1月新增股民大增近两成,券商策略会扎堆召开,座无虚席站着听会盛况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