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焦点 >>正文
打响理财子公司自购“第一枪”,光大理财豪掷2亿“挽留”客户
焦点5652人已围观
简介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今年以来,权益市场表现欠佳,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包括易方达、睿远、中欧在内的不少公募基金纷纷开启“自购潮”提振市场信心,如今银行理财子公司也 ...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今年以来,第一枪权益市场表现欠佳,打响公募基金、理财理财留客银行理财产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公司光影响,在此背景下,自购包括易方达、豪掷户睿远、亿挽中欧在内的第一枪不少公募基金纷纷开启“自购潮”提振市场信心,如今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加入其中,打响光大理财豪气拿出2亿元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理财理财留客打响理财子公司自购“第一枪”。公司光光大理财开创银行理财子公司自购先河。自购
3月23日晚,豪掷户光大理财发布公告称,亿挽公司将以不超过2亿元的第一枪自有资金,投资其发行的阳光红权益系列和阳光橙混合型理财产品。
事实上,公募基金公司自购旗下产品属于普遍现象,而银行理财子也加入“自购潮”大军实在少见。追寻背后的原因或与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纷纷破净有关。
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累计净值低于面值的理财产品已有2000余只。从产品类型来看,即使是作为银行理财“主力军”的固收产品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混合类产品更是受到严重冲击。
而银行理财出现如此大面积的“破净”实属首次,对于偏好中低风险的银行理财客户而言并不容易接受。因此,包括工银、建信、交银等在内的10家理财公司首度齐发公告表示,坚定看好资本市场长期价值,应理性看待短期波动。
理财子公司自购首秀,
光大理财掏2亿打响“第一枪”
自2022年以来,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致使向来以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也遭遇净值回撤,在“破净”压力下,光大理财豪掷2亿元自购旗下理财产品。
对于此次自购的原因,光大理财表示,是基于对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简单来讲,就是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此次自购的产品主要是阳光红权益型和阳光橙混合型理财产品。
据光大理财官网显示,目前阳光红权益型理财产品共有5只,其中有3只产品净值跌破“1”。具体来看,截至3月22日,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累计净值为0.7458,阳光红300红利增强为0.8994,阳光红新能源主题A为0.9413。
▲ 图片来源:光大理财官网
剩余的2只理财产品阳光红ESG行业精选以及阳光红基础设施公募REITs优选1号则高于净值1,截至3月22日,累计净值分别为1.1667、1.0553。
阳光橙混合型理财产品则共有30只,其中有8只产品处于“破净”状态,具体包括阳光橙优选全明星、阳光橙增盈稳健3号、阳光橙量化多策略1号(1年最低持有)等,其中阳光橙优选全明星的跌幅最大,截至3月22日,累计净值为0.9484。
其余22只产品的净值也有大部分在1左右徘徊,如截至3月22日,阳光橙日增盈1号A的累计净值为1,阳光橙增盈稳健1号为1.0373。
或许正是因为这两个系列在今年权益市场不佳的情况下表现拉跨,因此光大理财选择在这个时候斥资2亿回购表达对后市的看好,同时也给投资者信心。
而光大理财也是第一家自购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对于此后是否会掀起银行理财子“自购潮”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规模与利润“错位”,
固收+仍是光大理财顶梁柱
作为首家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光大理财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
其表现也不负众望,开业不到三年时间,管理规模飞速增长。去年8月,光大理财官宣管理产品规模突破万亿元,截至2021年末,光大理财管理规模已接近1.1万亿元,同比2020年末的5041亿元增近120%。
规模大增主要是因为公司在2021年发布多只爆款产品。年初,光大理财便迎来“开门红”,旗下阳光橙增盈稳健1号”销量突破200亿元。
时隔3个月的时间,阳光橙增盈稳健2号便成立,光大理财继续加速推出新产品,于去年7月28日,阳光橙增盈稳健3号产品开启认购,上线一天半即达到16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
此外,光大理财还推出行业内首支数字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金客户专享B002号、首支公募REITs产品--阳光红基础设施公募REITs优选1号等。
从上述光大理财发布的新产品来看,“七彩阳光”系列理财产品阳光“红、橙、金、碧、青、蓝、紫”7个子系列俨然成为光大理财规模增长的核心发力点。
在2021年光大理财管理规模“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公司净利润也呈现快速增长之势。
据数据显示,公司去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6.91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的净利润5.64亿元,净利润排名在众多理财子公司中上升至第五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光大理财的管理规模似乎与净利润形成错位。去年上半年管理规模已升至8771.4亿元,然而净利润仅为6.91亿元。
更深层的原因或许在于光大理财主要以固收类产品为主。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光大理财存续的理财产品共有177只,其中混合类产品有31只,权益类产品仅有5只,其余的产品均为固收类。
众所周知,固收类产品主要以收益稳健、低风险著称。以阳光金固收系列为例,截至3月22日,旗下理财产品近一年来的涨幅均在4%-6%。
而权益类产品的波动则较大,叠加业绩表现也不及预期,这也就不难理解其规模与净利润不相匹配的原因。
具体来看,除阳光红ESG行业精选近一年来上涨超13%,其余4只权益类产品表现欠佳,截至3月22日,像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近一年来跌幅近21%,阳光红300红利增强的跌幅超11%。
显然,光大理财的优势端仍然在固收方面,权益产品表现多不及预期。
银行理财破净已成常态
伴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自2022年以来,银行理财正式进入净值化时代。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为26.96万亿元,占比92.9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增加23.89万亿元。
而银行理财产品正面临一大考验,大面积出现“破净”状态。
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累计净值低于面值的理财产品已有2000余只,在存续期理财产品中的占比超过6%。
从此次受到冲击的产品类型来看,权益类产品是重灾区。
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一共有20只存续权益类产品,其中,有12只权益类产品均处于“破净”状态,其余8只产品也处于破净边缘。
如截至3月22日,信银理财百宝象股票优选周开1号理财产品累计净值为0.8847、宁夏理财宁耀权益类优质成长FOF策略开放式产品2号的累计净值为0.8792、招银理财招卓专精野心权益类理财计划的累计荆志伟0.9866。
即使是以中低风险为主的固收以及混合类产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工银理财发行的“鑫得利”全球轮动收益延续型1+4年产品(以下简称:鑫得利)份额净值为0.4512,创下历史最低点,与去年9月17日的历史高点1.5327相比,回撤幅度达到70.56%。
多家理财子公司旗下产品破净的原因主要是自今年以来股市、债市的大幅调整。
今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惨烈,三大指数均受到重击。短短三个月的交易时间,上证指数今年以来跌幅已近11%,深证成指跌幅超17%,创业板指跌幅更甚,已达18.55%。不仅是股市,债市也迎来深度调整,债券市场收益率整体波动较大。
不少理财子公司也纷纷发声股市债市回调是主因。
工银理财表示,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向货币、债券、股票等底层资产以及基金、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其投资范围与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差异不大。
近期净值出现回撤,主要还是受到国内外股票和债券市场共振调整的影响。尤其进入3月以来,股票市场短期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债券市场收益率在低位震荡后上行,债券资产估值相应出现回调。
责任编辑 | 陈斌
Tags:
相关文章
美联储9月缩表规模将翻倍 市场波动可能加剧
焦点作者: 周艾琳[ “美联储维持强硬的立场,但是,早前市场担心经济衰退和加息同步发生,从而引发尾部风险,并推动美股跌至6月低点,目前这种担忧已经缓和。”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西卡摩尔称,“基于以上原因,未来 ...
【焦点】
阅读更多LPR连续3月按兵不动 “稳楼市”效果待显
焦点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北京商报11月21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 ...
【焦点】
阅读更多戴尔第三财季营收247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93%
焦点近日,在上海工作的徐女士向向澎湃质量报告投诉平台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她在浙江慈溪捷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捷骏公司)购买了一辆保时捷轿车,提车次日发现车辆有补 ...
【焦点】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