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快递业重在比拼末端服务
来源:经济日报 末端服务一直是经济快递企业争相竞技的赛场。无论是日报“以多种方式送货上门”的服务承诺,还是快递不断升级的大件送装服务能力,以及配送提速增效,业重都表明快递企业在积极推动模式创新、比拼服务用心,末端不断推动整个行业全面升级。服务 眼下,经济各大电商平台“双11”大促正式开启。日报与以往不同的快递是,相比往年“双11”的业重当日达、次日达体验,比拼今年快递公司的末端首单,被统一刷新到分钟级别。服务据顺丰官网消息,经济来自广东惠州的用户仅用了3分钟就收到了今年“双11”的顺丰首单包裹。其余多个地区也刷新了首单20分钟内送达的全新纪录。包裹加速配送的背后,正是快递企业展开的一场科技与服务的角逐。 快递企业为何要在“双11”加速配送?这是获得更多订单的好时机。每年的电商大促,各平台商家的发货量都会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对于商家来说,及时、高效地发出货品,不仅可以快速回笼资金,还能增加消费者黏性。对于快递企业而言,能在揽收、转运、配送等环节提供高效的服务,甚至在商品包装上提供绿色环保解决方案,也会赢得商家信赖,赢得消费者的肯定。 “双11”也是快递企业赢得口碑的机会。笔者发现,不少家居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供应链物流模式,这种模式服务链条冗长低效、产品受损率高、容易产生库存积压,加之用户安装延期、退换货运费高、售后维权“扯皮”等诸多问题,导致大件物品运输市场“送装分离”。如果快递企业能整合送装一体服务,打造一条从产地集货、区域分拨、干线路由、末端服务履约一体化的大件运输服务供应链网络,不仅能解决配送与安装的割裂,也能加速商品配送时效,赢得良好口碑,从而获取更多订单。 对快递企业而言,用户体验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生命线。2021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000多亿件。2022年,行业延续快速发展态势。在政策引导和持续治理的双重作用下,低于成本提供快递服务的行为得到初步遏制,高品质的寄递服务已是大势所趋。快递企业能承受住“双11”的各种考验,既能显示企业出色的服务能力和寄递实力,也能为自身赢得更多发展机遇。
- 最近发表
-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召开信贷工作座谈会: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合理展期
- 匈牙利始终不愿“点头”!欧盟或将考虑推迟对俄石油制裁
- 白宫:拜登正考虑本月访问亚洲期间前往朝韩非军事区
- 沙特国营石油巨头阿美超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 米哈游登记原神3.0版本著作权
- 三维通信商誉减值近8亿致巨亏7亿 实控人拟减持3.5%重要股东已套现2.5亿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人民日报撰文:集成电路——社会信息化的“引擎”
- 工银安盛人寿2021年净利润16.24亿元同比增34.8% 保险业务收入微降2.9%
- 五粮液旅游景区、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等9家酒企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 上海:逐步推动产业园区全面复工,扩大商业楼宇复工面
- 随机阅读
-
- 雅诗兰黛近200亿收购TF背后:汤姆·福特挽救古驰、创立TF、拍电影,他的人生比口红色号多彩
- 40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 广汇能源子公司连收两张环保罚单
- 中金:通胀数据未能有效缓解美股市场担忧
- 快讯:港股恒指高开1.22% 恒生科指涨2.26%美团涨超3%
- 涨价!月销量连续冲过20万辆大关,比亚迪打出什么牌?
- 黄海洲:欧洲经济衰退风险实际上比美国更高,面临两个重要挑战
- 中芯国际:供应商交货推迟对扩产进度带来一定影响
- 马斯克身家暴跌 3天蒸发210亿美元:苹果、特斯拉等崩盘 美股遭全面抛售潮
- 经济日报: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面临挑战
- 西安3岁男童掉入下水道 搜救工作仍在进行
- 日系三巨头2021财报对比:丰田最赚钱,日产扭亏为盈,本田增速放缓
- 李迅雷:扩内需还需消费拉动,要加大财政政策投入力度
- 未严格履行公司债募集资金监督义务,联储证券、江海证券遭上交所警示
- 生鲜电商平台如何保障北京居民买上菜?记者上午探访
- 盛松成:下半年我国经济将明显好于上半年
- 11岁少年6天打赏上万元 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首个线上《家庭教育指导令》
- 股海导航 11月21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
- 官宣!一加Nord 2T 5G将于5月19日发布 售价约2700起
- 北京农商银行空港办公区存在三方面问题
- 赴缅实施诈骗,安徽警方抓获四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