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阳”传闻一度逼停润达医疗股价!监管介入调查,一季度净利润下滑53.96%
原标题:“假阳”传闻一度逼停股价!假阳监管介入调查,传闻查季核酸检测板块分化
新冠检测概念热门股润达医疗在连续3个涨停之后,度逼达医度净今日开盘大跌,停润午盘后一度跌停,疗股利润后股价小幅回升,价监收盘跌3.96%,管介报11.63元/股。入调
值得注意的下滑是,今日公众号上海发布发文称,假阳核酸检测是传闻查季实现“动态清零”的重要支撑和关键措施。针对网上部分市民对核酸检测结果的度逼达医度净情况反映,已开展对相关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停润调查,如果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疗股利润将依法依规从严查处,价监绝不姑息。
在业内看来,这是对近日有关上海“几个小区出现多起疑似假阳案例”、“假阳均由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负责检验”等传闻的回应,以规范核酸检测,稳定抗疫预期。
据公开信息,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系上市公司润达医疗(603108.SH)旗下的第三方实验室。“假阳”的传闻出现,多位投资者在互动E平台上就该事件进行求证和询问,至今公司尚未回复。今日记者多次致电该上市公司,截至截稿皆无人应答。
根据Wind资讯,上海中科润达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科学院、润达医疗和巨星医疗联合共建的综合性医学检验实验室。其中,润达医疗持股48.43%,为其控股股东,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认缴持股5.03%。此外,上海安百达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持股37.04%,该医学检验公司这也是上述投资管理公司唯一参投的公司。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53.96%
据公开资料,润达医疗作为国内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以大数据、智能互联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为各类实验室(主要为医院的检验科,又称临床实验室,还包括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体检中心、疾控中心和血站等其他医疗单位所属的医学实验室)提供体外诊断产品、技术服务支持、实验室运营管理等综合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两大板块:商业综合服务板块(IVD 传统供应链业务、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和工业板块(IVD 产品研发生产业务、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旗下开展新冠核酸检测业务的第三方实验室共有两家,分别是上海中科润达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及黑龙江龙卫精准医学检验中心。同时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润达榕嘉疫情期间通过搭建移动方舱实验室提供新冠核酸检测业务。
根据 2021年10月18日上海中科润达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少数股东中国科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对上海中科进行增265万,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增加至5265万元,增资后本公司持有上海中科比例为48.43%,上海中科已于2021年10月21日办妥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公司视同0元出售少数股权与取得的股权比例计算的上海中科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31.9311万元。
根据爱企查的信息,上海中科润达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09月08日,注册地位于上海市虹口区中山北一路1111号5号楼6层,法定代表人为胡春颖。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为其100%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09月22日,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
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于2019年10月28日通过审查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从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根据上海市虹口区国家税务局于2017年12月15日出具的《纳税人减免税备案登记表》,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办理的“医疗卫生机构免征增值税优惠”备案事项已予以接受备案。对在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提供的符合免税条件的医疗服务收入,核准免征增值税。
从财务数据来看,2011年以来,润达医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年报显示,2021年润达医疗实现营业收入88.6亿元,同比增长25.33%,相较2016年的21.65亿元翻了4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15.23%,较2016年1.16亿元翻3倍。
年报公布后,公司股价经历了几日上涨,且在5月5日开始的三个交易日连续涨停。有观点认为,是年报数据刺激了市场,也有观点认为,是踩上新冠检测概念股的又一次“反弹潮”。
年报数据,上述两家新冠检测实验室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6%,“主要系新冠检测业务带来的业绩增量和常规检测业务的逐步恢复”。
一个月前公司在互动e平台上回复称,公司下属子公司已启动家用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注册申请工作上海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至3月28日,公司下属第三方实验室中科润达集合集团各方资源,已经将检测能力提升到了每天数万管检测量。同月,公司下属子公司已启动家用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注册申请工作。
而根据日前润达医疗在2021年年报业绩交流会上的表述,在本轮上海新冠检测中,公司检测规模排在前三。2022年4月以来,公司检测能力大幅度提升,从3月份的每天数万管提升到目前每天30-40万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虽然实现营业收入21.69亿元,同比增长7.34%;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2.59万元,同比下滑53.96%。
核酸检测板块分化
虽然经历了三个涨停,年初至今润达医疗的股价依旧跌超10%。从整体行业来看,新冠肺炎检测概念板块今年的表现究竟如何?
记者梳理包括、、东方生物在内的35家概念股走势发现,相关个股股价出现较大分化。年初至今21家公司股价下跌,13家公司股价跌超20%。其中下跌48.05%,下跌42.98%,下跌42.38%,下跌33.69%,下跌33.61%,下跌33.14%,下跌32.36%。
另一方面,、、、安旭生物等个股年初至今涨幅较大。其中明德生物涨70.61%,九安医疗涨48.86%,千红制药涨36.44%,安旭生物涨34.85%,汉语药业涨23.16%,涨18.57%。
值得注意的是,除(48.6倍)和千红制药(33.1倍)外,该概念板块的涨幅排行榜前十个股市盈率全部在15倍以下,而跌幅排行榜前十的市盈率则普遍在20倍以上,更有两只个股市盈率超60倍。
新冠疫情自2020年至今已过两年有余,该概念板块个股走势接下来会如何变化,多家机构表示依旧看好新冠检测、新冠药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则提出,除第三方医学检验室外,生产核酸经测试剂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相关标的也有投资机会。
则提出医药零售板块的利好,其中包括为居家居民提供便利购买渠道的药房的业绩增量;开放抗原检测后带来的主动需求或带来的客流红利;药房从“药品销售”专项“健康服务提供者”升级的边际变化等。
开源证券认为龙头企业将获益。核酸常态化检测后,检测需求端总体大幅加大,但受控费影响,“试剂耗材+服务”费用大幅降低,加上原本医院检测量存在饱和的情况下,部分医院端新冠检测服务势必会委托至第三方检测服务公司。检测服务端龙头公司因规模效应,在成本上较医院有一定优势。此外,经过2年多的市场筛选,核酸检测试剂龙头企业高度集中,在供应量得到有效保障,且在降价背景下,龙头公司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显现。
预计第三方实验室标的将受关注,预计在“动态清零”总方针下新冠核酸检测需求持续,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仍将承担大部分检验任务,同时也将持续带动相关耗材采购需求。
-
日均新增2.22万例,为何疫情居高不下?低风险区怎样防控?医院发生疫情是否封控?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巨大上周过5撤4,本周仅北交所巨能股份、迪尔化工、华原股份3家公司上会长沙银行减值计提增13.17%拖累净利增速仅8% 开年领首张罚单与长银五八合计被罚155万什么情况?市值逾5000亿龙头股触及涨停!专家建议:研发提前 主动探索航空水运低碳化路径波音向CEO奖励529万美元 寄望继续领导公司恢复“元气”卓创资讯:文化纸涨价函频发 市场僵持态势短期或将缓和社保基金会副理事长陈文辉调研金融支持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工作惠普第三财季营收亿147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1%“顶级富豪”裘国根“新目标”大涨!重仓股浮盈超4亿,投资方法论曝光!
- ·债市寒气“侵入”新基发行,养老FOF“未发先卷”
- ·生育的细节|一对博士夫妇的5年“生育等待期”
- ·快讯:港股恒指低开0.19%科技股走跌 三叶草生物高开逾9%
- ·本质是团建活动?苹果举办线下人工智能峰会 :未公布任何变革性产品技术
- ·vivo X90 Pro+最新跑分曝光 骁龙8 Gen 2多核突破5100
- ·楼市大动作!这地宣布: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8%,二手房取消限售 !
- ·广州也有“超长贷”了 房贷借款人最高年限可到85岁
- ·家乐福中国引入安庆市迎江区国资战略投资,能否缓解供应链压力?
- ·鲁企“北上”一年考:山东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全国第三
- ·爱奇艺:恢复黄金VIP会员720P和1080P清晰度投屏服务
- ·泸州老窖:特曲是泸州老窖品系的核心品牌,是腰部产品序列的关键支撑
- ·沃得农机提交注册近一年无果,招股书信披真实性存疑
- ·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疫情防控科学性和精准性
- ·AMD R7 7745HX处理器跑分曝光,比R9 6900HX性能强34%
- ·全国水泥价格今年首现回升 权威专家研判后市
- ·房贷不良率攀升, 东亚银行2022年内地业务亏损4.2亿
- ·上海:24日起 抵沪不满5天者不得进入餐饮、超市等公共场所
- ·ST浩源(新疆浩源)股票索赔首批案件开庭,律师提示最新索赔条件
- ·海康威视海外业务分化净利减40亿首降 “1+N”分拆上市持续或致母公司空心化
- ·做大做强养猪产业 全面融入乡村振兴
- ·期货大咖聊大宗:技术面、基本面均偏空 关注螺纹钢05合约做空机会
- ·全面注册制落地的首个交易日,A股“涨疯了”!牛市这回真的可期?
- ·日本央行前副行长警告不要仓促退出刺激政策
- ·增持来了!看好银行业绩 股东、高管、基金积极增持银行股
- ·北证50上线首日上涨2.55% 八家基金管理人抢先申报“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
- ·非银金融板块资金净流入居首 沪股通净流入5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