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召开保荐机构工作座谈会:守好定位,巩固创业板IPO公开透明、预期明确等成效
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近日,深交所召守好深交所组织召开保荐机构工作座谈会,开保围绕如何进一步坚守好创业板定位、荐机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构工巩固公开优化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作座把好上市企业入口质量关等方面,谈会透明介绍了近期相关工作进展,定位等成并与保荐机构深入交流,创业充分听取意见建议。预期来自17家保荐机构的明确投行相关业务负责人通过现场或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会,对如何在审核中把握好创业板定位、深交所召守好进一步提高创业板审核质量和效率、开保继续推进“开门办审核”,荐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构工巩固公开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作座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以来,深交所按照注册制改革“三原则”要求,坚守创业板定位,高效推进受理审核工作,新增上市公司超过300家,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认可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市场参与各方获得感显著提升,改革整体效果良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与会代表在讨论交流中表示,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经过共同努力,保荐机构内控水平和业务质量总体有所提升,但面对注册制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面对创业板建设的现实需要,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要进一步理解注册制改革系统性特征,履行好“第一看门人”主体责任,重点做好4个方面工作:一是在前端把好保荐企业质量关。保荐机构需要牢固树立质量优先的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板块定位,帮助企业固本培基,推荐规范运作、符合创业板定位的企业上市融资。二是压实投行三道防线职责。充分发挥投行项目组、质控、内核的作用,通过独立、专业、扎实的工作基础,切实承担起核查把关责任,加强内部质量控制,防止“带病申报”。三是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切实落实《关于注册制下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减少冗余、模版化、晦涩难懂的信息披露,进一步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可读性,提升审核问询回复质量。四是守牢廉洁从业底线。健全发行人、中介机构廉洁从业内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证券行业廉洁从业有关规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
长江承销保荐的质控负责人蒋庆华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的一大主要功能就是助力科技创新发展,而科技创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领域。从实际业务层面能够感受到,创业板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市场包括中介机构对于创业板的板块定位、“三创四新”的要求也在不断加深认识。
“深交所的创业板上市审核中心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专业和高效。”蒋庆华表示,在项目IPO的过程中,预审员做了大量的工作,业务沟通顺畅,给了保荐机构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让项目的推进有了更加明确的预期。
近期在创业板上市的信息技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审核进度可预期性强,整个上市环节,交易所相关部门与企业保持积极充分的沟通,高效反馈审核意见,就审核事项给予指导,帮助公司能够快速登陆资本市场。企业从2021年6月底受理到创业板上市委会审议通过,用时不到半年。
蒋庆华表示,让符合板块定位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不仅需要监管部门的监管与服务,中介机构也需从源头把好企业的质量关,同向发力。其中,作为“守门人”的保荐机构,应该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自觉去发掘真正具有创新能力、成长性好的符合板块定位的企业。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交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建设好创业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将不断总结提炼实践中创业板定位审核经验,研究完善创业板“三创”“四新”的判断标准,更好地坚守板块定位,严把市场入口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加强审核能力建设,突出审核问询的针对性和重大性,持续提升审核的质量和效率。推进“开门办审核”,进一步畅通与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渠道,总结提炼并公开审核标准,巩固创业板发行上市审核公开透明、预期明确等成效。
- ·孙硕:北京西城去年全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收入超900亿元
- ·广发戴康:如何用底部框架对比当前与4月底?
- ·最新数据:92.5亿张!
- ·真正的股债汇三杀,英镑200年最惨时刻!
- ·人民日报:以至精至诚守护人民健康
- ·“双碳”转型时间紧任务重,央企是怎么做的
- ·重大资产出售过户近一年 新开源遭交易对手索赔1800万美元
- ·半导体人才流入低于其他行业,60%高管认为公司品牌形象较差
- ·深圳辟谣:“全城静默管控”系误读!社会面阳性个案明显下降,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 ·美国物流业感受“寒气”
- ·新华保险三年三“换帅” 上半年利润大幅下滑
- ·脊柱类耗材集采拟中选结果:平均降价84%,预计每年节约260亿元
- ·20家白酒企业半年考:总营收超1800亿 “茅五”占半壁江山
- ·央行发布《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
- ·海通证券首席疑似“出缺”,紧急回应引发猜测
- ·山东银保监局:1-8月制造业贷款增加1303.7亿元,创9年内同期最高水平